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團隊是一支高學曆化、多學緣化、以留學歸國博士和中青年教師為骨幹的優秀教學團隊。團隊由17人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15人,絕大多數有留學海外背景。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7人。具有梯隊合理、可持續發展的優勢。該團隊曾獲得校優秀教學團隊稱号,本年度獲得校線上教學優秀教學團隊稱号。本團隊的教師們不僅出色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曆年的學生、學校的評分、評級中獲得優秀,而且在科研和綜合素質等方面也體現了高層次、高水平、高素質。
一、優良的團隊傳承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主要開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及相關課程以及對應實驗課程。新一代教師傳承老一輩教師的光榮傳統,銳意進取,通過以老帶新、與國際國内院校交流等方式,建設出一套适合培養新世紀高層次、創新型藥學人才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團隊注重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識與藥學有關知識的合理融合相結合,更好的擴展藥學專業學生的認知範圍,同時也着重培養學生深度分析、大膽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擴大知識面,拓寬專業口徑。注重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加強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具備生物科學素養的高素質、創新型的藥學專業人才,力争在國内同類院校中起到示範作用。
二、緊跟時代的教育改革
團隊成員通過教學條件、教學内容、教學組織、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新,将素質教育滲透到專業教育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促進學生參加科學研究與提高學生創新能力。開展啟發式、參與式教學,注重嚴格管理,教書育人,課程體系完善,教學方法得當,多年來形成了優良的教風,教學效果得到學生的一緻好評。
(1)注重團隊協作,打造優質課程。由劉岩峰教授和張嵘教授帶頭組建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兩個教學團隊。我們利用了超星網絡平台,按照章節落實各位教師任務,在平台上共同建課。完成每一章節教學大綱、教學視頻、拓展資料和課後習題的補充和完善工作。一人完成、團隊共享,充分發揮了各負其責、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作用。通過線上教學模式的多元探索,引導教師們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轉變教學理念。
(2)改進理論課教學内容,根據不同專業、培養不同類型人才的目标,制定特定的生物化學教學大綱。例如,基礎藥學(國家理科⛩⛪➰)專業,針對其要培養從事藥學基礎科學研究、創新藥物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研究型藥學專門人才的目标,特别制定了區别于其他本科專業的教學大綱,除基礎的理論知識外,還加入了基因工程及其在醫藥工業中的應用專題。
(3)課程内容密切跟蹤學科前沿培養國際視野。本課程将學科前沿研究成果融入課堂教學,構建學術型課堂,以教材為依托,重新設計教學方案,及時擴展教學内容,增加研究性、創新性、綜合性内容,加大學生學習投入。使課堂成為學生發掘新知識、啟發學術創新思維的探索性活動。例如,教師将近兩年高水平文獻内容引入教學,使學生了解最新研究進展。
(4)改革理論課教學手段,由“知識傳授型”向“綜合思維能力訓練型”轉變。采用翻轉課堂,通過小組學習的模式,針對已經學習的基本理論所産生的相關實驗技術及方法開展研讨式學習,通過制作PPT、彙報講解、回答學生及老師提出的問題等環節,充分闡述技術的原理及其在藥學研究領域的應用。這種學習方面不僅能夠很好的幫助同學理解已學理論知識,對相關技術在藥學領域的應用有了更為深入和實際的認知,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文獻調研能力、思辨能力、專業知識闡述等綜合科研能力。
(5)改革考試模式,側重考核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課程組建立了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考核方法從對獲取知識量多少的評價向知識、能力、素質綜合評價轉化。課程成績由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共同組成。考試命題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基礎知識的考核,注重學生靈活正确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考核。
(6)努力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加速立體化教材的發展。采用現代教學技術,靈活、恰當地利用多媒體課件、錄像、動畫、投影,能使教學形式活潑生動,教學内容更為形象直觀,更具表現力,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顯著的建設成果
經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團隊于2010年獲bevictor伟德優秀教學團隊稱号。在2020年的線上教學效果突出,被評為校線上教學優秀教學團隊。團隊所建設的課程《生物化學》于2006年獲得遼甯省精品資源課;《生物化學》于2009獲得遼甯省雙語教學示範課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于2015年分别獲得了遼甯省精品資源共享課。
教材建設方面,團隊鼓勵有實踐經驗的教師積極參與主講教材及擴充教材編寫工作。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規劃教材、衛生部規劃教材和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藥學類教材等。
在教學改革方面也緊跟時代脈搏,牢牢把握着課程建設的宏觀規劃和發展方向。作為主要成員完成教育部教改項目1項,并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發表了教改論文若幹篇。團隊中教師主持參與省級與校級教改項目若幹項,并獲得好評。
另外,團隊中的老師個人也榮獲了各種教學榮譽。張景海老師于2011年獲得bevictor伟德教學名師;張嵘老師于2019年獲得bevictor伟德教學名師;張嵘和王淼老師均獲得bevictor伟德教學标兵;王淼和杜秉娜老師被評為校級青年教學标兵等衆多獎項。
四、團隊建設未來規劃
團隊将進一步按照國家教育部“兩性一度”的金課标準進行一流課程的建設和教改。《分子生物學》課程已于去年申報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本年度主要打造《生物化學》課程建設。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提升:①有效結合線上與線下教學可以使教師既能充分利用高科技優化教學效果,又使課堂教學趣味化、多樣化;②建立《生物化學》題庫,實現教考分離;③選擇優質的網絡教學資源來補充教學内容;④加強專業化職業精神的塑造,增強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